无人机培训专业机构需具备营业执照、运营合格证、训练机构合格证、空域批文四大核心资质,同时需满足场地设备、师资力量、安全保障等配套条件,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核心资质
营业执照
需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,经营范围明确包含“无人机驾驶员培训”“通用航空服务”等业务。
若为存量企业,需通过工商变更增加相关经营范围,确保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场所一致。
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
根据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,使用除微型无人机外的机型开展培训的机构,需向地区航空管理机构申请。
申请时需提交飞行计划、安全保障措施等材料,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合法开展培训飞行活动。
证书分为开放类(适飞空域低风险培训)、特定类(中风险场景)、审定类(高风险空域),多数机构申请开放类。
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
由授权机构(如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、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等)颁发。
申请需满足场地、设备、师资等要求,例如:
理论教室面积≥50平方米,实操场地≥1500平方米且远离高压线、机场等干扰源;
配备多旋翼、固定翼等主流机型无人机≥3架,模拟飞行器≥2台,维修工具及备用零件库齐全;
至少2名持有教员执照的专职教师,且具备1年以上教学或行业应用经验。
空域批文
需向空军航管部门或地方民航管理局申请,提交飞行计划、空域坐标、高度范围等材料。
固定训练场可申请长期空域,临时场地需每次飞行前报备。
申请时需详细说明飞行时间、区域、应急联络方式等,确保训练合法合规。
二、配套条件
场地与设备
理论教学区:面积≥80平方米,配备投影仪、电脑、模拟飞行软件等设备,满足多媒体教学需求。
实操飞行场:室外场地建议≥5000平方米,远离人口密集区、机场等禁飞区域,周边设置隔离网、警示标志及紧急疏散通道。
设备配置:需配备多旋翼、固定翼等主流机型无人机,以及维修工具、备用电池、充电器等耗材,确保设备数量满足学员分组训练需求。
专业领域设备:如测绘培训需配备RTK定位设备、专业测绘软件等。
师资力量
核心教员:需持有颁发的超视距驾驶员(机长)教员执照,且每年完成至少20小时飞行训练以保持资质。
教学分工:理论课程可由航空院校教师兼职,实操课程需配备500小时以上飞行经验的教员,同时可邀请测绘工程师等行业专家讲授专业模块。
人员配置:基础配置需3-5名持证教员,每增加10名学员需增配1名助教。
安全保障
应急预案:制定飞行事故、设备故障、人员受伤等应急预案,明确处置流程及责任分工,并定期组织演练。
保险购买:需购买责任险(单次事故保额不低于100万元)和财产险,覆盖教学过程中的意外风险。
环保与消防:若飞行训练产生噪音,需向生态环境部门提交噪音防治方案;通过消防部门验收,配备灭火器、应急灯等设施。
三、合规管理
备案与公示
需在“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”完成机构与无人机实名登记,学员可通过该平台查询机构资质。
部分地区要求向教育部门或人社局申请《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》,提交办学资金证明、场地证明、师资证明等材料。
持续监督
资质需每年复审,内容包括教学成果、安全事故记录、设备维护情况等。未达标机构将被暂停资质。
需通过UOM系统定期查询适飞空域范围,飞行前需提前24小时报备飞行计划,并每季度提交教学总结报告。
相关推荐: